<td id="yfuka"><ruby id="yfuka"></ruby></td>
    <tr id="yfuka"></tr><pre id="yfuka"><ruby id="yfuka"><xmp id="yfuka">
    <pre id="yfuka"><ruby id="yfuka"><menu id="yfuka"></menu></ruby></pre>
    1. <track id="yfuka"><ruby id="yfuka"></ruby></track>

      當前通訊!經濟回暖拉升電力消費 全年用電增速或在6%左右

      來源:經濟參考網

      “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整體回升向好,全社會電力消費將有較大幅度增長?!敝袊娏ζ髽I聯合會(下稱“中電聯”)黨委書記、常務副理事長楊昆在24日舉行的2023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表示,根據中電聯預測,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約9.15萬億千瓦時,一季度增速將超過3%,全年增速在6%左右。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,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。

      電力數據是反映經濟運行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風向標”。近期以來,隨著消費信心逐步回暖、企業復工開足馬力生產,用電量整體呈現加快恢復態勢。


      (相關資料圖)

     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1-2月,我國全社會用電量1.38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.3%,增速與2022年四季度增速基本接近,總體延續平穩增長態勢。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、三新產業用電增速表現亮眼,彰顯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發展動力。

      以南方五省區為例,2月份九大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同比增長33.6%,快于工業用電增速4.1個百分點;以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行業用電增速加快,同比增長46.8%,環比增長5.8%,其中,新能源相關產業用電增長尤為強勁,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、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、風能及原動能制造用電增速分別比上月提升75、37.7、26.4個百分點。

      人口“流量”也帶動了電量增長。根據百度實時遷徙地圖,2023年自2月以來,廣州成為了全國首選的人口流入城市。3月以來,廣州全市第三產業月用電量累計11.7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8.5%,全市居民月用電量累計5.6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5.3%。

      伴隨著電力消費的增長,確保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成為當前能源電力行業的重要任務。

      今年前兩個月,全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%。其中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5.4%,在全國各類產業中最高,顯示了電力行業的投資增長潛力。

      楊昆表示,2023年,全國電源建設投資將超過8000億元,電網建設投資將超過6000億元。電力行業要大力推進跨行業、跨領域合作協同,統籌新基建和新能源發展,源網荷儲全鏈條合力,扎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,推進一批大型項目建設。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,全力保障企業用電需求,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。與上下游行業協同推動電氣化發展,持續改善電能質量,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用電需求。

      根據中電聯預測,2023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2.5億千瓦,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8.1億千瓦左右。其中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約14.8億千瓦,占總裝機比重上升至52.5%左右。

      正常氣候情況下,夏季全國最高用電負荷約為13.7億千瓦左右,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;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,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近1億千瓦。迎峰度夏期間,華東、華中、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;迎峰度冬期間,華東、華中、南方、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偏緊。

      楊昆建議,堅持“先立后破”,加快發展風電、太陽能發電,因地制宜開發水電,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,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。統籌布局電力源網荷儲,提升安全可靠供電水平。立足國情,發揮煤電兜底保障作用,堅持適度超前原則,加強燃料儲備,科學確定并優化調整煤電規模和布局。完善電力供需預測預警機制,加快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,大力提升居民和工商業用電負荷彈性,持續優化電網配置電力資源能力。實時掌握氣象、水情信息,準確掌握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變化,及時做好極端天氣條件下能源電力應急保障安排。

      標簽:

      推薦

      財富更多》

      動態更多》

      熱點